央视《焦点访谈》7月11日播出“义乌传奇”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翟树杰:
今天我们的演播室特地带来两个拨浪鼓,相信我们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玩过这个东西。这对于浙江义乌的很多人来说,对于它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因为当年他们很多人就是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地卖东西。正是从“鸡毛换糖”开始,义乌人让全世界认识了义乌。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成为万商云集的国际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从一无资源、二无区位优势的农业县到今天的辉煌,义乌市场和城市共同演绎着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
解说:这一天是义乌市居民骆友琴出嫁的日子。按当地规律,女儿出嫁当然少不了娘家人给的嫁妆。在这些嫁妆中,有一样东西很特别——这是一张中国小商品城国际商贸城摊位的营业执照。这个摊位原来是骆友琴父亲的,现在他把摊位送给了女儿。
楼国华浙江省义乌市委书记:主要的就是市场需要大量的商品。当地没有制造业,所以不能够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小商品需要不断地有新的产品推出来,那么就必须建立一个围绕市场这样生产基地,才能够根据市场的信息不断研制出物美价廉的、为市场所欢迎的商品。
解说:目前,义乌有2.5万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都和陶海弟一样,都是依托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离不开一个小字,比如饰品、袜子、吸管等等小商品。
楼仲平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像这种吸管不到一分钱吧,我想如果10%的利润,那就是一厘钱吧,当然是不到一厘钱吧。作为这种小产品来讲,恰恰在当时会被别人所忽视,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小产品。
解说:但是,楼仲平却将这样一个没有人愿意做的小商品做成了大品牌。现在,双童吸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0%。
楼仲平:我们觉得这个企业可以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做稳、做强、做精,以小搏大、以小搏强、以小搏精,不以利小而不为。利用我们这种中小企业短小精悍的优势,促使我们这种企业产业升级。
解说:“不以利小而不为,将小商品做大、做精”,是义乌人的特点和追求。到21世纪初期,义乌形成了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企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义乌的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内的各种专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专业市场不断涌现。那么如何发挥义乌的优势?义乌市场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这是义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2002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性的商贸城市。但是建设国际性的商贸城市首先要建立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大型商贸城,这个商贸城由谁来建,这在当时引起了争议。
楼国华:那么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困难,资金的困难。这个市场是什么人来建?能不能建?又遇到了争论。有很多人讲,这个市场发展了,我们政府应该退出来,应该让市场主体去建造这个市场,当时也有很多人来投资,一百个亿呀,十亿美元来投资,这个市场卖给我,我来造市场。我们政府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必须政府来造,义乌市场的公共资源必须政府来掌控。
解说:由政府掌握公共资源的建设,政府就把握住了市场发展的主动权。到2005年,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义乌市政府组建了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为主办者进行市场建设和物业管理。第一期商户和公司签的合同是五年,每个摊位费的租金平均起来每年是10000元,10000元的租金保证了商户在义乌的低成本经营,这种低成本的经营更吸引了全世界的商人。今年4月,义乌市工商局向20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颁发了第一批营业执照。
演播室主持人翟树杰:
改革开放让义乌有了演绎传奇的机会,如今义乌的传奇还在继续。“拥有一个商位,沟通整个世界”从小商品市场中的这个横幅,人们可以看到义乌人的自豪,更可以看到义乌人的自信。国际化的城市、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和谐的城市、美好的城市,这是如今义乌人提出的目标。
(全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