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导读
近日,“双童”楼仲平受邀泰山管理学院,赴马来西亚和泰山私人董事会的董事们分享《浅谈“理性创业思维”》课程,引导大家透过商业表层,洞察底层机理!
接下来,吸管妞就结合课程与大家分享:
1.杜绝煽情式管理,管理要明确“责、权、利”
当今社会上,“煽情式”管理大行其道,管理者推行感恩文化,大谈奉献、牺牲,却无视“权、责、利”的平衡,这已经突破了经济原理中的底层逻辑——规则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是最重要的,“理”和“法”则次之。大家都认为规则是人制定的,就要为人服务,人总是高于规则。所以中国人喜欢灵活机动、做了再说。虽然中国自古也倡导诚信和道德,但基本靠内心良善的意识唤醒、而非外在规则。
由此,形成了中国和西方在“知识伦理观”下的思维差异!2.任正非:如果员工感恩于我,那一定是我错了
任正非曾说过:“如果员工感恩于我,那一定是我错了。”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为反常的一句话。但是剖析这句话的深层原理,任正非的意思实则是:企业是一个运行当中的商业团体,它的本质是建立在“责、权、利”平衡上的。
楼仲平认为,真正优秀的人即使对公司忠诚,也是出于契约精神,讲究责、权、利平衡。
员工和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员工付出劳动,企业给予报酬,强调感恩是用虚无缥缈的道德去“绑架”员工!
任正非的规则意识,是建立在科学的机理之上,从而突破道德制约的一种认知。
所以,华为是一家极为西方、理性的,遵循科学管理原则的企业。华为的高速成长很能说明问题。
3.“双童”不是我的家
在“双童”,很多员工的家属和小孩成群结队地在食堂吃饭,并生活在企业内部。与此同时,“双童”又一直引导员工“公司不是我的家”,理解“责、权、利”平衡下的奉献关系,关注“人性”所需并给予员工必要关爱,从而达到组织与个人、工作和生活、付出与收益、义务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平衡。
楼仲平认为,“家文化”在本质上是洞察人性需求,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就是一种彼此交换、彼此协作、彼此默契、彼此期望的雇佣关系,所以本质上就无法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员工,否则就会出现双方彼此期待的背离,从而给双方带来伤害。
4.职业化下形成企业“关系哲学”
在“理性思维”的影响和推动下,“双童”创立了一套组织关系哲学:弱化血缘关系,强化规则关系;弱化人情关系,强化契约关系……从而突破“道德”认知、回归“理性”本源!
在“理性”思维的持续引导下,“双童”在文化中倡导把员工看成是平等、完整的“人”,而非站在道德高地上居高临下,处处体现尊重、公平和双赢。
我们理解员工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单纯的劳动力,对待员工少“画饼”,少抒情,少道德评判,懂得换位思考,唯有企业思维“职业化”,不去“道德绑架”员工,才能让员工真正产生归属感。
5.职业化下形成企业“关系哲学”
巨变时代下,员工流动性大大变强,许多公司会要求员工对公司“忠诚”。
但在“双童”,所谓“忠诚”并不代表员工要一辈子留在公司里,而是在契约范畴内不违背公司,合约解除后不损害公司。
同时,“忠诚度”也并不是要求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效忠,而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忠诚,相互理解。
唯有如此,员工才能在“同理心”的引导下做出转变,形成良性循环。
人是很难管的,纯粹的“管人”是典型的“人治”,对越大的企业来说,“管人”越无效。所以,管理需要从“管人”回归到“管事”。
唯有通过愿景展现、目标设立、规则订立和激励兑现,引导员工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帮助员工成长、激发其创造,在共同追求中形成一致的价值和理念认同!
6“理性思维”并非不讲情理的冷血思维
作为中国人,在认知‘理性思维’的前提下,我们并非要全盘接受西方的“纯理性思维”,还是要结合中国人特有的‘感性思维’,释放员工人性中的力量,从而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当你用“利他”去交换“利己”时,本质还是商业,还是西方理性科学当中的规则和规范。如果你解决了员工的困难,在未来某个时刻,一定会获得他们的回馈。最终,“理性”地“善待员工”实质是引导员工“善待企业”!
“理性思维”并非不讲情理的冷血思维
最后,是楼仲平在本次课程上的金句分享:
1.所谓“忠诚”并不代表员工要一辈子留在公司里,而是在契约范畴内不违背公司,合约解除后不损害公司。
2.对待员工,要求“职业化”而非“道德绑架”。
3.如果我们的经营者、创业者,一味地希望通过感恩、煽情的引导,来解决企业中的经验和管理问题,那一定是走歪了。
4.对于创业者来讲:情怀还是要有的,但不能当饭吃。
5.理解“善待员工”,实质就是 “善待企业”。
6.“理性思维”并非不讲情理的冷血思维。
7.“突破遮蔽”已成为创业者打破瓶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