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海洋污染事关每一个人,
哪怕你身处内陆,也与之息息相关,
因为,这些污染物不会一直留在海里。
▲如今的巴厘岛
▲保加利亚附近水域堆满了废弃的塑料瓶和其他垃圾。
▲一名男子在菲律宾马尼拉马尼拉湾收集塑料和其他可回收材料。
台风“山竹”把垃圾“送回来”,
这只是一种垃圾回到陆地的方式。
海洋生物之中的
海鸟,海鱼等吃下塑料后,
也可能通过种种渠道,
重新回到陆地上,
甚至被吃到人类的体内。
▲在鱼的体内,发现了许多塑料碎片,这种大小的碎片一般不会被人吃进肚子
较大型的塑料,
进入人体内的几率不高。
但是塑料还有另外一种形态,
——微塑料。
塑料制品大多无法生物降解,
在风吹日晒下碎成小片,
并最终形成0.001至5毫米的塑料颗粒,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塑料”。
▲用网晒出来的塑料颗粒,当然我们说的微塑料可能比这些颗粒还要小。
微塑料普遍存在于
土壤、地下水、河流、海洋之中,
而且自然界的各种生物,
包括上面所说的海鸟,海鱼等等,
都可能会把微塑料误认为食物摄入。
与大块的塑料留在他们胃里不同,
微塑料甚至会通过肠道壁,
进入动物的其他器官。
▲滤食性的贝类,会吸入并富集更多更细小的塑料微粒
这就意味着,
当你食用扇贝、鱼类、鸟类时,
这些微塑料就会进入你的体内。
它们还会出现在海盐和淡水之中!
▲海洋垃圾数量惊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研究团队发现,
全球13个国家的自来水中,
还有欧美和亚洲产的食盐
以及美国产的啤酒中,
广泛存在 “微塑料”污染。
所以,若是有人对你说,
“吃塑料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绝对不是在耸人听闻。
▲呼吁禁用塑料袋
我们丢弃到大自然的垃圾,
大自然终将“送回来”给我们。
或许是通过台风和海浪,
或许是在海鸟,海鱼的胃里,
又或者变成微塑料,通过各种渠道,
最终进入我们的身体!
如果我们选择视而不见,见而不为,
相信那些痛苦,
总有一天,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赶紧行动吧,
减少对环境、对自己的伤害!
部分新闻素材来源于网络
可降解吸管—纸质吸管
今日推荐:水果系列纸质吸管
相对于塑料吸管,纸质吸管以食品接触类原纸为主要材料,并能用大豆基油墨印刷各类花色,在颜色鲜艳饱满的同时,确保安全无毒无异味,在回收废弃后三到四个月内可完全降解,符合欧美国家对食品安全包装的卫生要求,可用于生日派对、餐饮连锁、家庭消费、儿童DIY用具等各类场所!
吸管妞今日推荐:水果系列纸质吸管。西瓜、柠檬、菠萝、樱桃、草莓…… 水果和吸管完美结合,快来pic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