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义乌经济的草根效应
时间:2007-1-27    来源:未知     阅读7731次   

 今年7月份的《南风窗》杂志,推出了一组“草根城市”的文章,介绍了义乌、温州、晋江、石狮、汕头、惠州等六座城市的“成长竞赛”过程。以草根来描述义乌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我以为是非常通俗和切题的。说到草根,不禁要想起白居易的那四句诗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以为,后两句诗,把草根的生命力之旺盛写得淋漓尽致了。
    义乌由20年前一个经济较薄弱的小县,发展到如今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实在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许多经济学家来义乌作考察,发觉义乌的经济发展是无法用既有的经济学来解释的。义乌既不临海,也不靠边;既无工业基础,又缺自然资源;虽是农业县,但土地不多,且还是薄地居多。如以经济地理学的原理,是无法找到它成为经济强市的答案的。义乌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义乌人当时抓住了政策机遇,靠的是不怕辛苦、不怕地位低、不怕利润薄的长途贩运,于是才有了草根发新芽的迹象。当第一个芽长出后,第二个、第三个芽也随之长出,于是春风吹又生,长出了一个国际商贸城市。
    草根的特性是自我成长,而且是慢慢成长、在夹缝的环境里成长。当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县政府允许农民在稠城的小街上摆地摊,经营一些低档、廉价的日用小商品,没过多久,便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到摆地摊的行列。而当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建立后,义乌的经商大军就急剧扩大了,而且也规范了。随后几年的发展,义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贸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全民皆商”。在市场里经商的农民,身上的泥土味渐渐地褪去,变成了一个个小商人。由市场所带动或是衍生的服务业也为许多义乌人提供了就业、赚钱机会。一人经商,全家小康。这正是当时义乌经济发展的写照。
    市场所带动或衍生的不仅仅是服务业。到了90年代中叶,相当一批经商户,凭借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市场和资金,再加上一点冒险精神,就开始办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都是适合小商品市场销售的:袜子、工艺品、饰品、衬衫……由于办厂者有着商人和企业主的双重身份,能做到以销定产,产品适销对路,因而企业发展很顺利,成长也很快。如今的新光饰品、浪莎袜业、华鸿相框、双童吸管等一大批企业,都成了全国同类产品的领军企业。
    四年前,有一次我到兰溪兰江冶炼厂采访,望着那延伸进厂区的专用铁路线和一条条百来米长的生产线,随同的一名省报记者说,尽管义乌企业多,经济发达,但都是一些小厂;尽管兰溪现在经济不景气,但有的是大厂。只要大厂重现生机,就是猛虎下山。是的,这名记者道出了一个客观事实:义乌市场大、企业多,老板多、有钱者众,但缺少那种资产数十亿的大企业。从税收上看,义乌年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很少,而邻居永康市却有相当一批。义乌缺少巨人型企业,不能不说是经济发展的一根软肋。
    然而,我以为,义乌大可不必刻意去建设那种巨人型企业。正像不必苛求在草原上长出大树一样。义乌出不了巨人型企业是由义乌的经济生态所决定的。
    前面讲过,义乌的企业是由市场带动或衍生的。义乌的市场是小商品市场,生产小商品的企业不一定需要有很大的厂房、尖端的技术、众多的工人。它可以随大随小,比如说袜厂,有数千人的工厂,数十人的工厂也有。不像生产钢铁、汽车的企业,哪怕规模很小也要占地上百亩,投资上亿元。此其一。
    第二,义乌企业的投资主体是个体。他们做生意赚了一些钱,再加上相应的贷款,数百万、上千万元的资金,要造出一个巨人型的企业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有资金把企业做大,如果投资者所掌握的市场与之不配套,他们是不会冒这个险的。投资者最理想的企业规模是与市场销量同步。义乌相当多的企业有好几个厂区,就是渐进式发展的结果。
    第三,就义乌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而言,也不具备造巨人型企业的条件。土地和水是义乌最稀缺的资源,所以每次国有土地转让,义乌都会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天价;所以前两年义乌要花两亿元从东阳买水。
    当大象与蚂蚁站在一起比块头大小时,蚂蚁无疑会无地自容;当蚂蚁问大象,我能背着比自身重几倍的物体爬行,你能吗时,大象又有何感言?我想也会是无地自容的。不同的物种造就了不同的体量,不同的生态造就了不同的物种。一个地方的经济如果能靠大企业来带动,当然好,如果只能靠中小企业来带动也不是坏事。只要因地制宜,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不管走哪一条路,都是正确的。

[NextPage]

小商品特性,决定了义乌的均富结果

    一个城市是有成千上万个百万富翁好,还是由几个超级富豪带头好,这永远没有答案。义乌没有超级富豪,却有无数的一般富翁,而其他地方有超级富豪,但是一般富翁远远没有义乌多,这是一个事实。但要明白的是,这个事实只是一个自然发展所形成的现实,而决不是按照某一种模式刻意发展的结果,更不是有意的。一个地方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完全是种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至于任正非的“华为”现象,则纯属偶然,这本来就是一种奇迹,没有多大普遍意义。说实话,如果世界上有许多“华为”,那就不是奇迹了。
    众所周知,义乌是一个依靠小商品经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笔者认为,义乌没有超级富豪,却有无数的一般富翁的现象,是其小商品经济特性所造成的。
    显然,小商品经济的特性是小而散,散而多。这决定了义乌很难出现超级富豪。虽然家家户户都要用到小商品,但小商品毕竟技术含量低、单价低,这就决定了做小商品的企业相对而言比较难以做大。以义乌比较有名气的“浪莎”为例,其规模不可谓不大,其地位在同行中不可谓不高,应该说是属于世界级的制袜企业,尽管发展时间也不算短,但其产值、利润等指标与其他超级富翁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
    小商品经济的第二个特性就是多。小商品五花八门,品种很多,多得不计其数,究竟有多少种,没有人能够说得出,甚至也没有大小、优劣之别。小商品经济的这一特性,给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介入机会和可能。举个例子,就算小商品品种为10万种,那么即使每种小商品只有一家生产企业,则企业数也有10万家,这样可以培育出10万个老板。 反之,如果是汽车、电脑等行业,如果要发展出10万家企业的话,那就不可想象了。此外,小商品的技术含量低、单价小的特性决定了生产小商品的门槛相对较低,从而使义乌人很容易介入。    (白 雨)
[NextPage]

义乌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居民3个百分点的意义

    据义乌市统计局调查,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在高位上增长,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增幅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了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对于义乌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市民3个百分点,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连用“非常惊喜、大好消息”来形容,“这是目前在浙江以至全国都少见的大好事”。
    长期研究浙江城乡发展的杨建华教授认为,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一直以来都低于城市居民,因此,我国每年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以浙江为例,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4050元,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才6050元,城乡收入差距可见一斑。
    义乌的农民收入增幅今年首次超过市民3个百分点,这说明义乌市运用城市化、现代化来破解“三农”问题,为全省各地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经验。
    杨建华认为,义乌成功经验表明,努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农村最终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很好途径。这与今年初,省委出台《浙江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不谋而合,《纲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十一五”期间,力求推进全省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农村奔小康,力争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基本实现农村小康指数标准。
    “当然,义乌经验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符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内容’,反映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杨建华说。                        (据都市快报)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