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一场千人盛会,一趟思辨之旅!@楼仲平 受邀深圳智和汇分享《创新思维与方法论》!
时间:2019-6-4    来源:文宣科     阅读2742次   

5月27日,“双童”楼仲平受中旭智和汇的邀请,前往深圳参加《总裁执行模式5.0》全新首发暨中旭股份14周年庆,并现场和1000多位企业主们进行了“创新思维与方法论”的课程分享。



 

 

在这场两小时的思维碰撞过程中,都有哪些亮点呢?快来看看吧!

 

 

楼仲平再次受邀在千人大会分享

 

 

这次的课程共有1000多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主们到场聆听。一堂课下来不仅刷新了大家的认知,而且也让大家对“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有了更深的思考!

 

其实,“双童”楼仲平与中旭智和汇的渊源颇深。早在2013年、2015年时就曾多次受邀进行课程分享!

 


 



 

企业主们被“双童”的大礼包圈粉了

这次前往深圳课程分享,楼仲平还带了两位吸管妹妹一同前往。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楼仲平去上课分享,为何还要带两位吸管妹妹呢?

 


 

其实,“双童”也趁这次的千人大会进行了一次宣传活动,从而形成口碑传播。“双童”的企业文化丛书——《以小博大》和创新吸管大礼包也深受在座企业主们的青睐和喜爱。

 


 

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企业主前来参与,大家也对“双童”的企业文化和创新吸管十分感兴趣!

 


 

活动开始两小时不到,吸管妹妹们带的几百份企业文化书籍及创新吸管大礼包就被大家领完啦!

 


 

看完上述的亮点,接下来,吸管妞就和大家分享楼仲平的精彩课程吧!

 

“一根吸管”的思维蝶变

 

1

唯有理解背后原理,

才能成为自身的“方法论”!

 

首先,楼仲平开门见山:这次的课程与以往课程不同,他不讲“创业故事”,不讲“成功案例”,也不讲所谓的“方法论”。

 

正当大家对此课程充满好奇和期待时,楼仲平也坦言:“双童”只是做“一根吸管”,但实际上“一根吸管”只是一个载体,理解了其背后的原理,做什么都是一样的!所以,对在座各位来说,重要的不是“双童”是如何做的,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

 


 

接着,楼仲平进一步解释道:

1、之所以不讲创业故事,是因为故事讲多了,就成了“传说中的故事”,故事本身不重要,其内涵的哲理很重要,遗憾的是却极少有人能领悟其“底层的内涵”。

 

2、之所以不讲所谓成功的案例,是因为案例本身都是过往经验的总结和验证,是创业方法论的重现。很多管理巨著采用案例验证诠释管理的逻辑和原理,但中国读者往往会记住了故事却忽视案例背后的原理!

 

3、之所以不讲所谓的方法论,是因为我的“方法论”对我有效、未必就对你有效!只有理解“方法论”背后的底层原理,结合自己认知的实践,“内化”成自己的方法论才能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

 


 

那么,这次楼仲平到底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思想盛宴呢?在打破大家对课程分享的隐含假设后,楼仲平用“假设命题”的方式,通过要素分拆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层层推导,引导大家:

 

“思维”的角度去突破“表象”认知,理解“底层逻辑”,从而建立一种能更好的去认知、理解事物和世界的“思维方式”!

 



顺着以上的“思维方式”,楼仲平和大家分享了“产品”和“商品”之间的思维模型,阐明了产品本身(一根吸管)只是组成“商品”的基础核心,只是企业的一个载体。但商品是在产品之外,通过眼睛难以看见的内在属性不断叠加、不断外延,从而改变产品的要素成本叠加,继而实现产品内在价值的全面提升。

 

通过这个观点,在座观众们终于认知到:原来大多数人都会受产品思维的“隐含假设”所限制,形成固定的思维认知。因此,我们要打破对产品的“隐含假设”,才能突破思维的“牢笼”!

 


 

2

创新:是一种思维的认知方式!

 

随后,课程进入到第二个主题的分享。楼仲平引导大家认知:“创新”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并引用了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中的一段话: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我国公众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较低,整体的科学素质也较低,导致国内的玄学、伪科学等迷信学说广泛盛行,我国离改变人类命运的“自然科学”还极为遥远!

 


 

接着,楼仲平再次用“假设命题”的方式,引导大家认知:“创新”是永远完成不了的任务!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知“创新”呢?楼仲平认为,首先要多去学习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运用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的宏观角度,理解在“自然规律”的演绎和进化,再通过逐级推理的方式去认知人类社会为什么要“不断创新”。

 


 

通过宇宙演化、生物进化等自然规律的演绎,我们能够认知到创新是“喜新厌旧”的应变反馈。这就说明了:创新有“时间轴”,创新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我们就永远无法知道“未来的产品”会长成什么样子!

 




 

在向大家展示过苹果电脑和小米产品的迭代更新案例后,楼仲平也以“吸管”为载体,谈到在禁塑风暴下,“双童”从最开始的塑料吸管到可降解纸吸管和PLA生物质吸管转变,再到4月新推出的可食用淀粉吸管的演变过程。

 


 

正当大家想为“双童”的创新能力及前瞻性鼓掌称好时,楼仲平再一次提出新的疑问:“生物质可降解吸管”就一定是终极创新方案吗?

 

答案是:未必!

 

因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极为渺小,所谓科学就是人类在探索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发现和组合”而已,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发现的自然奥秘却极为有限,所以“双童”在探索自然发现的道路上从来不敢停步,绝不敢就断定生物质可降解吸管就是吸管产业的终极创新!

 


 

接着,楼仲平转换了一个频道,离开“吸管的载体”,引导受众看看在我们日常高度关注的所谓创新:

 

1876年贝尔试验了世界上首台“几乎没用”的电话机开始到今天形成巨大产业的智能通讯产业,其本质都是信息传递终端的“不断重组”。

 


 

微信、微博、QQ、快手、抖音、支付宝…,这些我们习以为常认为的高科技产品其实大多数都是通过现有事物的逐渐完善和不断组合的过程。

 


 

从上述分享,我们能看出:所谓的创新本质其实就是现有事物的重组。创新其实并没有这么难,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真正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维认知问题。

 


 

楼仲平也坦言:上述思维的基础理论原则并非凭空而来,也非自己后天的发现。而是源于十五年前看过的两本书:亚当斯密1736年所著《国富论》、熊彼特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

 


 

通过这两本书,楼仲平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理解到:人类社会自然产生分工、交换、货币、资本和形成商业市场的原理( 看不见的手),是依存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交换不是基于善心和爱心,而是依存于交易双方“利己心作用的契合”,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原理。

 

楼仲平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理解到:创新理论的“要素新组合”以及“通过“新组合”撬动顾客消费的需求而无关新技术”,其隐含的就是“产品创新”,呈现的是“创新思维”

 


 

最后,楼仲平总结道:希望大家对创新不要有畏惧心理,想要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先有创新思维,理解创新的基本原理。毕竟,“一根吸管”都可以,还有什么不可以!

 

楼仲平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不仅获得了在座企业主的阵阵掌声,也打破了他们对“一根吸管”的想象。同时,大家也对楼仲平这样一位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主对哲科思维和商业机理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感到震撼!

 


 

亲爱的粉丝们,此次的精彩分享就到这啦!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吗?快来分享一下吧!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