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企业文化”为何会越来越重要?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而作为创业者,又该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呢?
许多来公司参观的创业者,都对“双童”的企业文化非常感兴趣,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双童”独特的企业文化吧!
何为"企业文化"?
大家如果去百度“企业文化”的含义,会发现每个组织、每个地域对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而且通常解释的非常复杂,不易理解。
其实,大家在参观一家公司时,通常会发现一些非常显眼的文化元素。例如:统一的形象LOGO,旗帜鲜明的文化墙,一份不断更新的企业报刊,网站及各类宣传册,诸如此类。
但这些就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吗?其实不然。这些只是企业文化的“形”,或者说是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恰恰是“形似神不似”,空有“形”而忽视了“神”。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神”呢?事实上,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内化”在员工的言谈举止、产品风格和企业作风上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形成企业文化呢?
“双童”是如何形成企业文化?
许多来“双童”参观的企业主都会问:“为什么“双童”员工的素质如此好?”
楼仲平常常回答道:“其实全中国的员工素养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管理者如何去改变和引导。”
这话该如何理解呢?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一,企业卫生并不是靠阿姨打扫出来的。许多到访“双童”的客人会发现:“双童”的环境极致干净,甚至于餐厅都不需要阿姨打扫。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种组织思维意识,是我们长期教化的结果。我们通过引导员工学习,让他们形成了群体意识。例如:在每张餐桌上,都放着一块精致的标牌,温馨提示着员工在就餐时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一目了然!
员工通过长时间自律提升后,就不再需要他人监督,就会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觉遵守企业的准则规范!所以,卫生不是阿姨打扫出来的,是员工自律的结果。
第二,好的文化能让“坏人”变成“好人”。在“双童”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无论素质多差的人到了“双童”,不需要刻意教育,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自律,融入到集体当中。
例如:一位“双童”员工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老家时会有随地扔垃圾、吐痰的习惯。来了“双童”以后,虽然厂区环境十分干净整洁,但一开始还是会忍不住乱扔垃圾。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看到大家都不会这么做,老员工也会善意引导,自己也不好意思再随地扔垃圾了。
环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他接受不了离开,二是变得自律融入集体。
因此,“双童”楼仲平一直认为,人没有什么好坏,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赋予和引导。企业通过对硬件的优化配置,营造自律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的精神性,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文化”二字。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双童”的花园式工厂、绿化环境、文化标语等都是表面的显性文化。
但企业经营过程中更需要隐性文化,隐性文化在企业文化当中是“虚无”的东西,它是在显性文化的引导下形成的潜意识,并通过组织思维的内化让员工形成相对平稳的意识形态,从而让员工理解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最终形成自律。
原来,“双童”也更多是通过流程、制度来支撑管理。但近些年以来,在“双童”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仅仅靠制度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指在一种业已达成的群体意识之下,大家遵循着这样一种趋势、方向,沿着既有的轨迹去做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情。但同时,它又有相应的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和底线。)
通过这种“无为而治”,企业最终会形成一种自律的氛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指导着所有人的行为,这种力量就是文化。
打造适合你的企业文化!
不少企业认为“双童”的企业文化非常好,想效仿“双童”建立自己的组织文化,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真的适合你的企业吗?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者在其中扮演的是缔造者和诠释者的角色。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首先来源于管理者的思维模式、认知能力和行为方式。“双童”的企业文化形成的背后,是楼仲平先进的创新思维模式和科学管理方式。
那么,“双童”楼仲平是如何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又是从何处学习到这种科学管理方式的呢?快来混沌大学看看吧!这里有深深影响楼仲平的思维模型课,也有能够让你迅速了解大咖创业底层逻辑的商业案例课,更有专家带你分析机会的行业前沿课!
赶快加入吧,和楼仲平一起认知升级,打造适合你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