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逢一个创新的变革时代,一路狂奔,也许仅能不被时代抛于脑后。有时候,这个世界并不是十分“友好”,在很多机会面前,人们总是更加青睐于“有经验”的一方。
今天,吸管妞就结合“双童”楼仲平的观点和大家分享经验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个小案例:
1865年,由于惧怕汽车速度过快撞到行人,英国议会出于安全考量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即后来被人嘲笑的《红旗法案》。在这部法案中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英里(每小时6.4公里)。
英国红旗法案直接导致一个结果:让汽车等于马车,也扼杀了英国在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随后,汽车工业在美国迅速崛起。1895年,整整耽搁30年后,红旗法案被废除。到1896年“红旗法”被废止之前,英国对汽车的研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英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可悲和耻辱的一页。
在今天回想这个案例,我们会觉得很可笑。但在150多年前,英国人却郑重其事地讨论并颁布了这个法案。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就是“经验”在作祟。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红旗法案》很可笑,是建立在我们对如今汽车的认知经验上。而当时的英国人则是建立在对当时盛行的马车的认知经验上。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后延和时代的转变,我们的思想认知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因此,在时代背景的转变下,我们原先认知的经验,可能让我们走在完全扭曲的路上而不自知。正如熊彼特曾说:多少辆马车相加也得不到一辆火车。如果我们思维不突破,一直陷在自己的经验怪圈中,那么到今天,我们可能只有跑的更快的马车,而非发明出汽车、高铁和飞机。正如创业者如果一味用过去的经验去决定企业的未来,那么如今社会上绝非能出现像华为、阿里、腾讯等科技独角兽企业。
我们不能否认和回避经验的重要性。许多时候,经验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减少犯错,提高效率,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但是,我们也需要反向思考,“经验”真的可以完全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吗?
楼仲平近些年来努力向知识界和学术界靠拢,又加入了混沌大学开启“第三次知识重构”,接触到了许多关于“认知升级第一线性原理”等思维模型,从而获得经验之外的知识,看到感官之外的原理和逻辑,并将这些思维模型运用到了“双童”的经营实践当中。接下来,让我们再以“双童”为案例继续认知“经验”这一话题:
“双童”早在2005年发布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时,就明确了要“做减法”。通过错位竞争,把原本用于购地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商业模式改造和创新提升当中,给公司带来产业链提升的黄金十年。
来源:“双童”内部PPT
但在2015年以后,在持续增长受限的现实情况下,我们逐渐意识到原先坚持的“做减法”模式已经慢慢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2016年9月“双童”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发布。但在发布以后,我们也发现在巨变时代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外部环境就会产生巨大变化,企业经营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
- 而在2017年3月,原先的《五年发展规划》被推翻修订,明确“人力资源优化、实施机器换人、追求快速增长”作为未来五年“双童”新的发展战略。
- 到了2017年底,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再度被推翻,并明确了公司以后不再推行《五年发展规划》。
在以上过程当中,我们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是可以一直不变的。巨变时代下,我们原本所谓的“经验”已经逐渐失效,原本所谓的“成功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双童”未来发展诉求。“双童”从1994年开始生产塑料吸管,但在2005年,我们就研发出了PLA可降解吸管及纸质吸管;2019年,“双童”可食用淀粉吸管震撼面世,不锈钢吸管、玻璃吸管等环保吸管也相继推出……
45天即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双童”生物质可降解吸管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限塑热潮,在这种抵制白色污染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塑料吸管“首当其冲”成为了“世界公敌”!但“双童”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做好准备,虽然塑料吸管销售量直线下滑,但开发的可降解吸管异军突起,成为了香饽饽,吸管产业也因此发生了全球巨变!但如果“双童”仍然追求过去的经验,只生产塑料吸管,没有早十年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能继续生存吗?
也基于此,“双童”经过深度的思考、分析后逐渐做出战略调整,突破原有“只做一根吸管”的思维禁锢,决定在生物质材料包装领域(可降解保鲜袋、产品包装袋和垃圾袋等)发展“第二曲线”,实现企业的跨越式持续发展。
有一句话说得好: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如果我们还依据二三十年前的经验来判断当下和未来,不正是一次次的在翻找“旧地图”吗?所以,作为创业者,应该撇开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机会,撇开大多数人依赖的经验主义,另辟蹊径,通过新思维去思考问题,去思考和反向追问,从而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
楼仲平认为,在巨变时代下经验不可能一直适用,唯有敢于主动归零,创业者才能有更大空间去接受未来的新视界,企业才能持续“活下去”。最后,还是用一个爱因斯坦的小故事做结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启发: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当教授监考考试,考完之后,他的助手跟着他走,小心翼翼的说:“博士,你为什么给同一班的同学出的考题跟去年的是一样?”我们今天就是这样,市场还是这个市场,行业还是这个行业,顾客还是这个顾客,你还是你,但是答案变了。
别让昨天的经验成为今天的绊脚石!
身处在巨变时代,创业者要敢于主动归零,拥抱不确定性;
努力跳出原来的舒适圈、跳出原来的人际关系圈,才能促使自己重新融入进步的圈子、知识的圈子!和“双童”楼仲平一起加入混沌大学吧,这里有深深影响楼仲平的思维模型课,也有能够让你迅速了解大咖创业底层逻辑的商业案例课,更有专家带你分析机会的行业前沿课!赶快加入吧,和楼仲平一起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