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楼总所说: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在市场红利期,或许可以“浑水摸鱼”,但是当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又一个低迷市场,内耗内卷的风暴业态, 需要企业拿“真本事” 亮剑,才能穿越萧条期,破局重生!
1978-1994 | 韧性成长的“鸡毛换糖”之路
在过去的46年中,创始人楼仲平和双童完成了5次重要的周期穿越,第一次穿越是在结缘吸管之前的16年。
1978-1994年间,创始人楼仲平度过了一段艰苦的“鸡毛换糖”岁月。从因为生存所迫开始挑货郎担,到主动选择打铁匠、有奖销售、“倒爷”、包子军、搞养殖……林林总总“折腾”了近20多个行当,饱尝了辛酸冷暖。
这些经历虽然没有带给他物质生活的改变,却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从好高骛远,转而为“极致专注”,同时也练就了一身“皮糙肉厚”的创业韧性,这种特质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双童”这个企业,让他能够在之后的30年,屡败屡战、屡转屡升,穿越一个个难熬的周期。
1994-2000
从“作坊企业”到“规范经营”
鸡毛换糖的经历,锻炼了他的定力,选择“吸管”之后,便不再“一山望过一山高”,开始在吸管行业深耕下去。
双童初创的前十年,在同行都还在通过“一米摊板”找客户的时候,他已经带领双童走在了“求变”的路上:
1995年:注册商标,率先成为吸管行业的第一品牌。
1996年:楼仲平成为互联网原住民,开始接触数字化工具,拥有了数字化的思维,并通过互联网打开了认知边界,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超级大客户!
1997年:结缘八佰伴超市,申请条码过程中倒逼企业走上标准化之路。
2000-2007
持续创新,从“多快好省”到“专精特新”
楼仲平一直认为,企业最终的目的不仅是活着,而是有品质、有尊严、有存在感的活着。所以不能只满足把事情做好,要把事情做“过”,才能超越同行,持续领先。
所以成为大企业之后,他又带领双童展开了新一轮的“变革”。推行“小客户原则”,主动跳出价格内卷,果断放弃无利润的大客户,转战高质量的中小客户,重新掌握话语权。
通过打破“吸管只能用来喝水”的隐含假设,运用创新思维,让吸管从单一的“喝水”功能向情感化、体验化和娱乐化延伸,满足了中小客户群体的定制化需求,开辟了一个独属于双童的商业“蓝海”!并通过持续的创新,让双童又穿越了一个周期,完成了从“多快好省”到“专精特新”的转变,成为吸管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2007-2010
渺小自我:穿越“自我局限”
双童完成了前三次穿越之后,面对的困境不再是产品,而是“人”。随着新生代的加入,创始人楼仲平意识到了年轻人对层级和权威的蔑视,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始人去穿越“自我”的局限和周期。
所以他逐渐把自己变得“渺小”,把空间让给年轻人,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从而让企业上下致力成长、协同共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借力发挥、运用年轻人的力量去带动企业穿越新的周期!
2015-2024
从“一根吸管”到“创业平台”
自2018年双童创业共享平台成功搭建以来,不仅让双童在疫情期间也实现快速增长,六年时间,更是孵化出了16家创业体和26个经营体,创造了3.6倍的业绩增长!也让双童从形成了以吸管制造业为基础,以国际贸易和创业教育两大板块为融合的新型产业模式。
正是因为双童一直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未雨绸缪,才让这家企业在面临寒冬时,能有足够的韧性,经得住一层层的筛选。
在分享之后的访谈环节,楼仲平与王立胜、李坤和李金伦等老师一起共同探讨了在面对经济萧条的低迷市场环境和内耗内卷的风暴业态,企业经营者要如何把握好经营之舵等重要课题,楼仲平老师也根据现场提问,亲切地给予了建设性的建议。
传奇的创业故事和对企业经营的独特思考,不仅让在场1500多位企业经营者听得热血沸腾,也让更多人对这个46年的“创业老兵”充满了好奇和钦佩!所以在最后签书环节,大家纷纷拿着《韧商》将楼总团团围住,期待为新书留下签名~
双童的成长历程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楼总一直在寻求破界、创新,每当企业趋于稳定时,他就会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打破现有的平衡。也正是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未雨绸缪,才能让双童在每次危机来临时,都能成功“闯关”,穿越一个个成长周期,希望能与更多企业经营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