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重磅报道!@楼仲平 登上《浙江日报》头版“创业者新传·常青树”专访!全面解析双童穿越周期的经营哲学!
时间:2025-9-12    来源:     阅读13次   


吸管妞导读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尤其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近日,创始人楼仲平受邀作为《浙江日报》“创业者新传·常青树”系列的首发专访对象,分享了其47年创业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管理智慧。报道一经发布,还获多家媒体于第一时间转载,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浙江日报》报道截图


报道在《潮新闻》客户端发布后,众多读者在第一时间就纷纷留言,点赞采访中体现的充满韧性、持续创新的浙商精神与穿越周期的商业智慧。



报道文章下的部分评论节选



 楼仲平:从小生意中悟出大学问

 吸管大王的经营哲学

记者:朱承 何贤君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的气质更像一位学者——鼻梁上架着眼镜,言谈间斯文儒雅,时常引经据典,谈及企业发展历程,说着说着会突然打开笔记本电脑:“这个得系统展开讲讲。”

从“鸡毛换糖”走南闯北,再到划行规市开档口办厂,作为初代“义乌老板”,60岁的楼仲平人生经历像一本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商帮的活体史书。

改革开放后就在商海拼搏,活跃至今,让楼仲平总结沉淀出一套经营哲学——专注冷门赛道、把握关键节点、理性看待苦难……

这也成为双童健康发展的密码。靠小小的吸管,双童跨越三十余年越做越精,2024年的销售额已达到2.4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

01 冷门不冷



和不少出口企业一样,今年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后,双童也一度遭遇了困境:客户暂停发货等要求纷至沓来,订单损失一时难以估量。

不过,楼仲平很快做出了决定:不是依照美国客户的要求把产能迁往东南亚,而是迅速成立精锐团队,去挑战标准更高、难度更大的欧洲市场。

“在很多人看来,欧洲是不想碰甚至不敢碰的冷门市场,但只要做出产品,冷门市场根本不冷。”他用一句简单的话阐明了这个决定,这是他的第一条经营哲学。


楼仲平与他的吸管世界

不用绿电生产的产品,不要;原材料无法溯源的产品,不要;原材料即便能溯源,但不是来自合规产区的,也不要;生产纸吸管的原料木材,都必须来自允许砍伐区域。欧盟年底将正式实施的零毁林法案中,诸如此类的苛刻要求不少。

其他企业避之不及,却让楼仲平眼前一亮。“欧洲市场门槛抬高,必将淘汰低质产品,腾出空间,这反而是机会。”双童快速反应。一个由3名业务员、1名产品经理组成的双童攻坚团队在今年4月悄然成立,专攻欧洲市场。楼仲平则亲赴迪拜、法兰克福等地考察,评估设立营销点。

双童吸管能穿越周期、稳健发展至今,常得益于楼仲平一些看似“冷门”的抉择。这些抉择往往打破了路径依赖,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

时间回到2000年前后,美国连锁商超的一个订单就能填满双童几百个货柜。手握稳定大单,多数老板或安于现状,楼仲平却很快意识到这种“繁荣”背后的危险:企业规模连年翻番,但利润却在持续摊薄——大客户牢牢扼住了议价权的咽喉

楼仲平毅然决然地打破当时“大单即安全”的行业共识,转而通过互联网主动链接全球分散但优质的“小客户”。

海量、碎片化的定制需求,倒逼双童在广泛采用“低技术路线”的吸管行业精耕细作,产品实现了高度个性化。为了拿下苛刻的日本市场,楼仲平还亲手点燃了价值240万元的被退货吸管。

从此,楼仲平彻底颠覆了“薄利多销”的行业铁律:曾经单品平均利润仅0.0008元的吸管,如今昂首进入了玩具店、母婴店、精品店。年均6.5亿根的销量,不再依赖任何单一巨头,无数小单构筑了企业真正的抗风险韧性。

“什么热门做什么,什么容易做什么,是天性使然。掌舵人必须持续对抗这种天性。”楼仲平认为,冷门赛道中往往藏着机会,赛道变热之时,往往是双童考虑抽身之际。


楼仲平在TED讲台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02“不务正业”的老板



近些年,楼仲平的时间规划变化不小:他不再一心扑在企业管理上,公司事务大多放手由团队打理,自己却作为义乌工商学院双童商学院院长四处讲课、培训。

他手机上的课表排期令人吃惊:密密麻麻的课程已排到十月。因此,他也被员工称为“最不务正业的老板”。

“不务正业”恰恰是有意为之。“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应当是教育家和思想家。”楼仲平认为,一个企业家若整天蹲在车间,是与工人争事;若总跑市场,则是与销售抢活。反之,应该多出去学习、交流、讲课,看清时代的趋势,以便在少数时间把稳航向。


楼仲平常常受邀出席各大行业论坛分享

在商界闯荡半生,这是楼仲平遵循的第二条经营哲学:企业发展大多数时间在默默积累,只有少数时间决定发展进程,优秀的企业家应当主动融入这种规律。

楼仲平敏锐察觉到,当下正是双童发展面临的关键“少数时间”:一方面,全球吸管使用量近十年持续下滑,行业触及增长天花板;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剧变,全球贸易大幅萎缩。

今年二季度,楼仲平推掉部分课程安排,重新坐到总舵手的位置上,很快做出决策:出海,势不可挡,但要有选择、有节奏地出

营销、品牌必须出去。“抢市场、培育用户习惯,要趁早且要快。”楼仲平迅速下达“人才在哪里,就把驻点设到哪里”的指令,很快双童就在拥有大量跨国外企人才的上海成立了营销团队。

生产板块则不可盲目离开本土。“离开了中国的产业链和物流,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便不复存在。”他笃定地判断,双童不打算跟风去海外建厂。

用少数时间做关键决策,提高决策效率,需要一个有力团队的支撑。

多年来,楼仲平致力于打造企业的“内生性成长”模式,一边管理企业,一边亲自带人,培养出了一批得力干将,构建以共享与连接为核心逻辑的互联网数字化团队生态。依托这套生态,双童通过内部创业裂变机制,已孵化出16个创业体和26个经营体,其创造的利润足以“再造一个双童”。


双童创业共享平台结构图

“一个个带团队是‘零售’,商学院培训则是‘批发’。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企业家。”楼仲平说,“等双童顺利度过这个转折点,我的核心工作还是会聚焦到商学院。”

03 不沉沦于苦难



去年一年,到访双童参观学习的人次超过3.2万。论规模,双童不算大;论行业,更谈不上高精尖。他们究竟来学什么?

楼仲平心中了然:学的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秘诀

“多数企业生命周期不过两三年,双童已超此十倍。”他扶了扶眼镜,道出关键:因为我们从不在苦难中沉沦,而是不断学习成长。

面对台下无数期盼的目光,楼仲平总能提供个性化的授课内容,但起点始终如一:他的“货郎担”岁月。

“1979年,我14岁,第一次跟着父亲鸡毛换糖,3天后就单干了。”祖传三代的货郎生涯,并未让年轻的楼仲平安于现状。他不断尝试:氢气球、牙刷、雨披……二十多个行当换来的是屡战屡败,伤痕累累。

“搞养鱼,差点赔掉房子,还触电烧伤了五根手指;当‘倒爷’,为抢地盘常被打。”楼仲平静静讲述着这些过往。

楼仲平深谙将苦难“转化”为养分的智慧。这是他遵循的又一条经营哲学。

他有一道拿手菜,销魂豆腐梭子蟹。创业初期,他的一车货物在温州被扣,仅有的6000元血本无归。困守交涉的日子里,他没有沉溺痛苦,而是随当地渔民下海劳作,捡卵石、捕螃蟹,意外习得了这道菜的雏形。

光会吃苦没有用,要不断领悟。“企业发展阶段各异,但有些经验永不过时。”他始终记得父亲教他“出六进四”的朴素哲理,以前,也许是临走时多给客户一把糖;后来,就逐渐成为与供应商、员工构建长期信任的基石。这便是将生存经验转化为商业技巧。

“你一个挑货郎担的,凭什么给研究生上课?”面对质疑,楼仲平毫不自卑。他深知,那些苦难不仅铺就了来路,更淬炼出他超常的定力和清醒的价值观。

2005年前后,不少老板将半生积蓄投向高回报的领域,楼仲平却显得颇“不合群”,一心操心员工宿舍,让员工接来家属避免分离。“以前的苦难让我更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不容易被表象诱惑。”如今,不少追逐“快钱”的老板栽了跟头,楼仲平依旧安稳。

已届花甲之年,楼仲平仍不断尝试活出新活法。他下决心每年出版一本凝聚最新思考的著作;戒掉数十年烟瘾,并坚持规律运动,以行动打破健康管理的惰性循环。

今年9月,他还将前往北京大学攻读博士。“65岁那一年,我会获得博士学位。”楼仲平目光坚定。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