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吸管传奇
时间:2007-5-12    来源:央视国际     阅读5778次   
 

2003年8月1日,一则消息突然在全球报纸和网站上广泛流传和转载,叫做8毫钱利润成就世界之最”。具体内容是讲在浙江义乌一家做吸管的企业,他们的利润虽然很薄,但是企业做得气势磅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一年多来,很多媒体都在寻找这家神秘的做吸管的老板。但是这位神秘的吸管行业大掌柜,始终没有在公众面前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辗转找到了这位商界奇人。他叫楼仲平,他所开创的事业叫做“双童吸管”。

(一)仓促起步

1994年的春天,一个奇怪的机会,生意倒撞上楼仲平的门来。

楼仲平:我选择吸管很偶然——我有个亲戚在做美国快餐店的生意每个小餐具里面有一根吸管,他们找到我,说我愿不愿意做?生产出来的他们都要了。

这项生意说起来非常另类,有人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商品,做一根吸管只能卖几厘钱。但全世界也没什么竞争对手,可能因为都不屑做这种小产品。

听说楼仲平要搞吸管,朋友们都劝他放弃这个念头,在他们看来,一个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去搞这么另类的商品,实在是太离谱了。只有一个朋友知道楼仲平决不是头脑发热。

叶荣旭:做吸管我比他早3个月,他当时是卖吸管的,那时他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我把样品拿去,我说你给我卖。。。我转身以后,他跑过来追我,说你是不是做吸管的?。

楼仲平说到做到,3个月以后,他果然把叶荣旭交给他的吸管全都卖掉,而且大大超额。同时对叶荣旭说,吸管绝对是个能赚钱的门路,从今天起他楼仲平不再卖吸管了,他要自己做吸管。

叶荣旭:他准备做吸管的时候,跟我说,有个设备要买,你认为怎么样啊,我说那你就买吧!

楼仲平94年4月5日,清明节,我租了2间民房,夫妻两个,加上两个工人,4个人就开张了。

有人说,楼仲平是义乌人做生意的典型套路:看到有钱赚,第2天就弄台机器先干起来,机器先放在家里或朋友的仓库,赚了钱再盖厂房,做大了才请管理人员。这叫做“以简陋换得速度”。

为了做吸管,楼仲平不仅把全部积蓄投进去,还不惜关掉他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里一直都在营利的个体摊位。认准了方向就一条路走到黑,即使失败了也不打算重操旧业卖吸管了。

楼仲平:94年3月底关的摊位,大家都看好的东西,危机已经在潜伏。

也真是有运气来了,刚好是94年,义乌市委市政府突然下了一系列文件,义乌市场的本地产品比例太小,要引商转工,扶持义乌本地工业的发展。于是,楼仲平刚开张的企业刚刚孵化出来就赶上了政策和税收的扶持。

吴蔚荣市长——所谓长盛不衰,就是一个可持续的问题。我们实施贸工联动,实施品牌带动,紧紧地围绕着义乌市场。

与此同时,叶荣旭的吸管厂也在艰难向前,他的吸管厂虽然比楼仲平稍微早几个月,但销售量要比楼仲平小一些,因为楼仲平是卖吸管起家的,本身手里握有客户群。

叶荣旭:我跳过了摆摊经商这一关,直接办厂——经商的人自己有摊位,有客户群。我得委托他们去卖,我比他们是吃亏的——我们义乌人成功快的都是先经商,后办厂。

吴蔚荣市长——他们对市场的行情特别敏感,而且办厂之前,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销售网,。。

楼仲平生活习惯单调,不打牌,不泡酒吧,没有夜生活,唯一的爱好就是窝在厂子里搞设计。有一段时间,朋友们都说,你楼仲平真是一个怪物,每天窝在办公室里又写、又画,写那么多材料干吗?楼仲平回答说,我现在就象困在蚕茧里的一条蚕,我在慢慢理这些丝的头。

张国俊副总:我是清华毕业的,我来之后,发现他的计算机水平比我高多了。他夫妻俩最初自己干,什么都干,现在厂里一些机械工、技工,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有一天,楼仲平突然向朋友们宣布,他给他生产的吸管设计了一个图标:两个儿童凑在一起吸饮料。

楼仲平:那时候有人开玩笑说,你把你全家都设计进去了!我自己确实是一子一女。(照片)

楼仲平试探性地把这个标志投在了一些平面广告上面。在此之前,吸管行业本来没什么形象标识,一夜之间义乌市场上突然冒出了一个产品形象。大家先是新鲜,接着是模仿,紧跟着就一哄而上。1995年一年,义乌冒出五六十家吸管厂,使用的产品形象差不多都是两个儿童喝饮料。

楼仲平:那时候,出现了义乌一个特有的现象,遍地开花,半个城市都来做吸管。

(二)、机缘巧合

不仅在义乌,整个浙江的企业喜欢一哄而上是出了名的。当发现某一个行业能赚钱时,往往一哄而上,过度竞争。然而正是这种一哄而上,最后竟形成了浙江不少产业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例如温州的防风打火机刚有规模时,欧美客商纷纷找上门来。大家见有利可图,92年下半年到93年不到一年时间,就从500家增加到3000家,竞争惨烈。两年后,2500家倒闭,又回到了500家,但经过这次一哄而上,剩下的500家全是成本高手,致使原行业老大——日本80%的企业倒闭,温州打火机垄断全球。

义乌在1998年也爆发了这种“亡命式”的竞争,吸管的江湖,乱成了一锅粥,楼仲平微微有些心慌。

楼仲平:结果所有的厂家都打着双童的标志——这种标志——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有一天到工商局去问,工商局说这个商标还没有注册。

市场上充斥着60多种双童标志的吸管产品,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来注册,楼仲平自己都感觉好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个时候大家互相都不摸底,竞争有些慌乱和无序,甚至是混水摸鱼。

楼仲平:——我大喜过望——赶紧让家里拿钱来,2000块钱,注册了。

从这一天起,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儿童,吹着吸管,成为楼仲平独家拥有的招牌形象。

(基督教音乐)基督教的《圣经》一开始就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神创造天地和万物的最后一步,就是造了「万物之灵」的人类。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第一个男童名叫亚当,又造了第一个女童,名叫夏娃。神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里面,那是个美丽的园子,他们过着好快乐的生活。他们穿的衣服完全不同;他们唱起歌来声音清脆又响亮。

一根小小的吸管附加上这样浓郁的宗教文化,对于西方消费者来说具有煽动性。今天,许多欧美日用品商人牢牢地记住了:中国的义乌有一个吸管品牌,她的名字叫做“双童”。

机会为有准备者而准备!1998年,美国沃尔码超市集团的供货商第一个向楼仲平伸出了橄榄枝。

楼仲平:美国沃尔玛,上海联华超市发来了定单——这些定单在企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我们不再是三无商品了嘛——他们要求条形码,要求产品标准号——产品质量的内在,外在压力一夜之间产生了!

——就这样,98年我们的企业转型了,当年我就去技术监督局注册条形码。

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的楼仲平第一次直接接触技术监督局。

楼仲平:我来到技术监督局,当时吸管产品没有什么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技术监督局同志就对我说,你自己填吧——于是,我就自己填写标准。

只有小学文化的楼仲平,万万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天,要用自己这双插过秧苗、握过锄头的手,为一个行业填写标准,楼仲平记得,那一刻他的双手确实有点要发抖。

然而许多年以后,当大家回头审看当年楼仲平为中国吸管制定的行业标准时,专家高度评价,一条条标准不仅非常专业,细致,而且每一项指标都有精确的量化参数。这说明楼仲平对自己产品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程度。也许,正是因为从起步阶段开始,就对自己如此严格要求,成就了他今后事业的一片坦途。

楼仲平:我现在写的是06年标准,如今我写的标准就是中国吸管行业的国家标准。

1998年,拿着沃尔玛和上海联华以及欧洲最大的特易购(TESCO)超市和美国第二大超市Kmat等中外四大超市集团的巨额定单,捏着由自己填写、盖着技术监督局大印的吸管行业标准,不只是楼仲平本人,连他的员工们也处在一种狂热的冲动之中,这是一种扩张前的冲动。性格向来稳重的楼仲平到处张贴布告,竟然宣布要把全村的空房子全部租下来。

楼仲平:我把我们村所有的民房都租用起来了,——每所民房就是我的一个生产车间——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

楼仲平跳跃的思维让外界眼花缭乱,他羽翼还没有丰满,就已经把眼光瞄向了其他的吸管企业,他要争当行业龙头,要兼并,收购,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但楼仲平则认为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机会偏偏又来了!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迟不早地发生。这样,手握强硬定单的双童吸管一枝独秀!而另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在市场上遭受连番打击的中小吸管企业,则成了送到楼仲平饭桌上来的一盘羊肉。

楼仲平: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材料涨价——许多企业没有抗风险能力——骨牌效应——1998年我收购了16家企业——哪家企业倒了,我说你把你机器拉过来,我来做——因为我有品牌啊。

因为手里捏着品牌和定单,一个蜷缩在乡下民房里,曾经连一个正规厂门都没有的无名小厂,居然兼并了一连串比它大得多的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义乌商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2001年,楼仲平在义乌市北苑路378号买了30亩地,建设起现代化的厂房。一边生产,一边建设。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楼仲平富于巧思:由他自己设计的厂房,是封闭式的,三面厂房围成一个半封闭的天井,弧形的屋顶把雨水都聚集起来,引到顶层的一个大池子里,又养花又养草又养鱼,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很短的时间内,楼仲平完成了企业的转型。从品牌,到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都系统地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叶荣旭也在快速推进着他的并购行动。

(三)、大小之间

然而,正当双童吸管如火如荼,企业规模象滚雪球一样壮大的时候。楼仲平突然又有惊人举动,双童吸管兼并、收购的脚步戛然而止。

楼仲平:企业成立之初,难免不粗放化——50多家企业,浓缩到了3家。这个时候,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就这样,经过一轮重新洗牌,今天,义乌吸管行业只剩下了三家大企业。排在第一的是楼仲平旗下的双童吸管;其次是叶荣旭的佳燕牌吸管;还有赵萍才的蒙特牌吸管。

楼仲平:我占据高端和中端产品市场,他们俩一家占据中端,一家占领低端市场——我们三家现在互相拜年,互相委托加工——实现了少数人垄断。

叶荣旭:我们之间不抢客户,相互之间比较照应的,我们把吸管行业规范起来,因为义乌是生产基地。他做事认真负责,讲原则,讲话算数,我们两个互相信任,从来不搞恶性竞争。

在我们的提议下,今天楼仲平和叶荣旭同意带我们去认识一下义乌吸管行业的第三个大企业主,蒙特吸管的老总赵萍才。对于外界来说,赵萍才此人也是迷雾重重,从未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神秘人物。——他把他的蒙特吸管厂很隐蔽地开在了一个村庄的尽头。

三人一起在农家饭庄前面拥抱——楼总:我们经常在一起沟通——我们三个人瓜分了中国吸管市场80%的份额。。。。。。其中赵总最年轻。

——三个人合影留念)

这是全球吸管行业的三条大鳄第一次在电视媒体面前集体亮相,义乌商人特有的低调,使他们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他们绝对年轻有为,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他们都是农民出身, 1994年才同时开始创业。但12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很可能引起美国华尔街上一些知名企业股价的波动。

吴蔚荣市长——“双童吸管”代表了义乌企业的现象,利虽然很薄,但都努力去做好,某一个产品,虽然很不起眼,但把世界市场都打开了,这总量就很大了。象华平工艺,王平相框,都有这个现象

义乌的企业大都是积累型的。义乌没有一夜暴富,所以那种大起大落的财富传奇,在义乌是找不到的。

这几张照片是楼仲平在浙江大学进修MBA时的情景。在他那个班中,有几个著名的义乌老乡,其中的翁荣金后来做出了中国最著名的袜子品牌之一“浪莎袜业”,其他还有宗谷音梦娜集团,陶海弟的“伟海拉链”, 宗元的中圆铅笔,都成为中国同行业的龙头老大,他们的创业过程都惊人地相似,先从小作坊开始,再慢慢做大。

叶荣旭:吸管虽然很小,不到1分钱,没到一定量的话,不敢做。但义乌市场辐射面太大了,全国都来这里拿货。

楼仲平:小商品的“小”,指的是产品类别“小”,而不意味着价值含量小。——恰恰义乌小商品,应该称做“轻工产品”。——义乌市场31万种小商品我只做了一种,如果义乌人能做其中的百分之一,3100种,按每一种1亿产值计算,就是3100个亿。这个市场小吗?

记者)您怎么看待利润薄?——叶荣旭:钱挣多挣少我不看重,企业做成功最重要,吸管行业是弱势行业。但吸管的辐射面很广,全世界都要,我很有成就感,我不在乎钱多少

(记者)网上有一个消息,说“你们8毫钱的利润成就世界之最?楼仲平:这是一个炒作的话题。。。。。

这样的炒作为双童吸管起到了一个意外的效果:既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眼光,又打退了许多跃跃欲试的竞争者。

其实,目前中国很多小企业的利润都远远超过8毫钱,然而,由于财务水平的低劣,最后甚至连8毫钱的利润空间都保证不了。所以楼仲平一眼就看出,精确的财务管理是吸管行业生存的最大秘密。

楼仲平:我们制造出一个奇迹,我跟好多人讲,他们都不相信。我们1亿的销售额中,死坏帐只有3万4钱块钱

(楼仲平走上国际商贸城的长台阶——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最近几年越办越火,为义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就在小商品市场的一角,有一个可能是全义乌最小的摊位。这里的吸管只摆不卖。其实只是双童公司用来宣传自己公司形象的一个展台。

在义乌市场,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某外商来到一个摊位,态度强硬,拼命压价,否则就以另找卖主相威胁,不怕你不买帐。——然而在吸管行业,外商是没有定价权的,因为中国最大的三家吸管企业都在义乌,而吸管行业的国家标准,正是由这个最小展台的主人来制定的。

这个小展台的主人,象一个大家长,把全义乌吸管行业的基本利润,合理、均衡地维持在20%左右。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