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制造”这一概念成为市场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纷纷对其进行探讨。但很多人在理解“新制造”时,往往会将它与技术、智能化等词关联起来,并认为这些东西对于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说遥不可及。
但是,作为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的当家人,“双童”楼仲平却对此持有独特的见解。那么,他到底是如何理解“新制造”的呢?快跟着吸管妞一起来看看吧!
“新制造”首先应该解决思维问题
“新制造”这一概念在被提出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别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等。这些名称其实不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段对“新制造”的不同叫法,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新制造”无法定论。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呢?
1962年,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范式”概念。在此书中,“范式”指的是体系或范例,是在一个时代里人们公认的处理科学问题的前提,拥有系统的思想体系。
楼仲平认为,理解“新制造”,首先应该从思维上进行认知,因为这是“新制造”最核心最底层的东西。“新制造”本质上就是时代发展下一种范式转换,从原有的工业化范式转换为互联网范式。
随着范式的转换,我们对制造业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发生转换,“新制造”首先应该是范式转换下的一种新思维。唯有用新的思维,才能理解制造业在新时代下发生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理解一个概念——“要素拆解”。
要素拆解与择优组合
什么是要素拆解呢?就是将一种事物按照一定的逻辑,层层拆解,拆成一个个单一要素。
举个例子,比如一架波音飞机,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发动机、扰流板、方向舵、外部天线、座位…….而将这些部件继续拆分,还可以拆解成合金、塑料、橡胶、玻璃等等,最后看到的是矿产和元素。
唯有通过对事物进行不断的要素拆解,才能看到“更多的真相”,才能获得更多事物之外常人难以看见的内在属性。
而要素拆解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拆解后获得的这些属性重新进行择优组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产品。
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曾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创新”做了重新定义:所谓创新就是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新组合,从而撬动顾客消费新需求而无关新技术。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要素做重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其本质就是所谓的创新。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能够明白,大多数的看起来高大上的创新,实际上都是要素拆解和择优组合之后的结果。
有了以上的基础认知之后,我们再结合案例来理解“新制造”:
“一根吸管”的“新制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说到“吸管”,就会习惯性的认为:吸管只值几厘钱,不过是用来喝饮料的,没必要做品牌、定标准……
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家在认知事物时所设定的一种隐含假设。所谓隐含假设,就是在你思考问题时,由于思维惯性或者过去的经历、习惯,下意识采取的看待事物的方式,结果是掉入了这些思维陷阱,而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选项。
在隐含假设的限制下,我们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认知,陷在旧范式里无法自拔。那么,我们要如何打破它呢?
以手机为例,最早的手机只能用来接打电话,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问:手机真的只能用来接打电话吗?不能用来拍照吗?不能连接互联网开发出更多功能吗?
看看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再回到吸管的案例上,双童”在二十多年前就打破了隐含假设,不断进行内部追问和反思:吸管为什么一定是用来喝饮料?吸管为什么一定只能卖几厘钱?吸管为什么一定要塑料材质?
2005年,“双童”创造出了集聚娱乐性、功能性、创意性于一体的创新类吸管。
2006年,“双童”研发出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PLA生物质可降解吸管。
2018年,“双童”又推出了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的可食用淀粉吸管。
……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双童”就已经转入到了“新制造”的范式当中,通过打破隐含假设,找到更为正确的基石假设,跳离传统红海,作出了符合现代科学的转变。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案例:
张一鸣的字节跳动公司,被称为“APP工厂”,其APP的研发效率较高,用户认可度也名列前茅。如旗下的“今日头条”横扫移动端图文信息市场,“抖音”也成为短视频领域的领跑者。其中的奥妙就是:这些新APP都是字节跳动将已经掌握的技术要素进行模块化组合,从而快速批量开发出能获得用户认可的APP。
由此可见,不仅仅是传统制造型企业能够通过科学认知转入“新制造”范式,互联网行业、服务业等各种业态都可以通过转变思维,组合创新等方式来实践“新制造”。
因此,“新制造”并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只要能制造出新的、有效的、符合顾客需求的内容就都属于“新制造”的范畴。
最后,吸管妞还是用马云的话来作结:“新制造的班车已经开始启动,不加速自己企业,不去拥抱未来的变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来10-15年,大家都会哭天喊地。”
未来的变化是必然的,你的企业拥抱变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