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所谓的成功,只有所谓的成长!
在混沌大学义乌学习中心成立发布会上,楼仲平激情澎湃,金句迭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欢呼。这场题为《我为何要追求持续成长?》的分享到底有何精彩之处呢?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一开场,楼仲平就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79年,个体生存困难,被迫成长,成为挑货郎,到江西弋阳去鸡毛换糖。
2010年,团队发展陷入瓶颈, 推动企业改革,再造经理人,解决二代传承问题。
2020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思考企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如何获得成长?
在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中,楼仲平深刻体会到自己和企业都是一步步“被迫成长”,因为身处在这个巨变时代,商业社会的运行逻辑在持续地发生巨大的变化。
回望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可以发现:
三十年前:壮着胆子就能挣到钱
二十年前:闭上眼睛都能挣到钱
十来年前:极致努力也能挣到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冲击着整个社会快速发生巨变,要素成本剧增、人口红利消失、福利水平持续提高。
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时代了。我们发现,以往靠资源配置、人脉关系、人口优势等获得的成功经验已经逐渐失灵,原有的一切开始失效。
接下来,楼仲平又以“双童”为案例,引导大家继续认知。
“双童”自2005年,就开始通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来指引企业生存发展,给公司带来了产业链提升的黄金十年。
但2015年以后,在持续增长受限的现实情况下,我们逐渐意识到原来的“经验”已经逐渐失效,原本所谓的“成功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双童”未来发展诉求。面对时代的不确定性,双童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短短半年被修订并废止,并明确后续不再推行《五年发展规划》。
此后,“双童”理解到工匠精神不是一辈子只能专注于一个产品,而是专注于事业,因而打开了封闭的僵化思维,打开了自我设限的产业天花板,打开了团队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传统管理枷锁,推动成立自营体自主经营引导部分核心员工向经营者转变。
在此过程中,“双童”将实现传统制造的“管理分工”向“共生协同”转变,从视工匠精神为一成不变的极致专注到适应巨变环境下的组织成长转变,努力保持与环境协同。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企业和人一样,不成长就会“死”!我们要意识到企业经营中会面临巨大的“非连续性鸿沟”,唯有更多去思考如何寻找破局点,如何让企业跨越这个“鸿沟”,才能得以持续成长。
所以,“双童”基于长远发展的考量,决定突破“一根吸管”,基于全球性可降解生物材料产业的崛起,拓展生物质材料包装领域,实现产业链工贸一体。
同时,推动“双童”从“管理型企业”向“创新创业平台型企业”转变,形成“公司搭建平台、员工努力创造,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的协同共生关系。以此作为“双童”的“破局点”,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已来,创业者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时代巨变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时代巨变下不被淘汰已经成为每个创业者的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是一个只有不断突破,而没有永恒结果的过程,需要创业者们时刻做好准备,因时而变,从而在巨变时代下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因此,创业者的宿命是:没有所谓的成功,只有所谓的成长!
万物之中,成长最美!楼仲平分享道:“既然创业者无法享受成功之美,那就需要突破自己,享受成长的味道。在近十来年里,我将最大的精力花费在了重构与年轻人沟通对话的链接能力上。”
他认为:“年轻人”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他们更能接受新的变化,更能理解新鲜事物,更能获得新的机遇。50后、60后、70后们只能更努力地向年轻人靠拢,向年轻人学习,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才能在不确定的时代下保持活力!
那么,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下保持活力呢?这背后就存在一个自然规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意志力就会下降、知识技能会逐步退化、认知能力会逐渐老化。如果你想要改变这一自然递减规律,就必须克服人性的弱点,与自己为敌,突破舒适圈,才能获得持续成长。
这个时代早就已经不讲生理年龄,而是讲心理年龄。创业者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都应该与自己为敌、与知识为友、与年轻人为伍,从而保持活力,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