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浙中新报对公司提供人文关怀、打造“社区型企业”措施进行报道
时间:2011-11-3    来源:未知     阅读5151次   


半数员工举家在“双童” 30多名员工开上私家车
“社区型企业”,瞧我的 

  
 记者 吴卫平 楼盼

             

  10月31日晚7时,天有点冷,可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九楼多功能厅人声鼎沸,公司正为40多名10月份出生的员工举办生日会。

  桌上,酒水饮料、干果糕点琳琅满目;大屏幕上,“K歌之王”的歌词句句浮现;大厅中央,公司领导与员工“抢凳子”游戏酣畅淋漓……

  这一幕幕,令记者暗暗称奇,可对于“双童”的老员工来说,这显然不是头一回了。“公司每个月都会为当月生日的员工举办生日会,这是一个放松的机会,也是增进同事之间感情的机会。”吸管车间老员工吴跃勇说。

  来自贵州的包装工龙港觉得自己太幸福了。他说:“我9月14日上班,才过了一个多月,公司就为我举办生日会,让我感到温暖。在老家,我还从来没有过过生日。”

  “双童”掌门人楼仲平说:“我们的企业就像一个社区,由上百个家庭组成,每个‘小家’都是‘大家’的一份子。同为家庭成员,当然要彼此关爱。”

  A

  11年,从普工晋升为副总

  感言:广阔成长空间,留住了员工

  在“双童”,有一名副总经理的故事被不少员工所熟知。这名副总经理名叫李二桥,今年27岁,安徽人,只有初中学历。

  “11年前,他还是公司一名普通员工,现在他的年薪已达10多万元了。”说起李二桥的故事,员工们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对公司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褒奖。

  昨天下午,李二桥刚学车归来,就被记者“逮”了个正着。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他,言语间却透露出自信和成熟。

  2001年,刚满16岁的李二桥来到义乌谋生,几经碰壁终被“双童”“收留”,成了一名“理管工”(整理吸管)。因为手脚麻利,3个月后就被选派到包装车间。仅仅4个月后,略懂电脑的李二桥又成了车间统计员。

  在“双童”工作两年,李二桥成了班组长;2005年8月,他调任质检部主任;去年9月,李二桥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质量、技术和生产。

  更让李二桥感到幸福的是,他还在公司收获了爱情。如今,他的女儿已经两岁了。“其实没啥秘诀,一方面是我肯干,另一方面是公司为员工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谈起这一切,李二桥对“双童”充满感激。他动情地说,他从10岁时真正记事,老家的记忆不过6年,而“双童”留给他的记忆已有11年。“就像春节后返回公司,一下车,我就和妻子说,到家了。”

  楼仲平爱学习,在企业界是出了名的。对于下属,他也要求大伙加强学习,并不断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比如,现在微博影响力越来越大,楼仲平就要求员工人人开微博。“就算不‘发微’,上去看看,也能让人受益匪浅。”

  记者了解到,“双童”现有100多名班组长级以上的中高层骨干,90%以上都是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企业的核心力量。

  B

  10年,在公司实现三代同堂

  感言:“双童”改变了我一家人的生活

  在“双童”,有这么一家子,让人称羡。今年48岁的包装车间主任王召文,他的妻子孙仁英、儿子王雷、女儿王慧、儿媳也在公司上班。今年7月,儿媳生下了孙女芯芯,王召文也当上了爷爷。“三代同堂在‘双童’,我可是第一人。”

  在包装车间,记者跟着王召文转了一天。虽然包装工作平淡无奇,但他依旧非常认真仔细。每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到车间巡查,检查包装质量,核对成品数量。“对我来说,虽然工作比以前轻松,但责任更重了。如果包装不好,就会给‘双童’抹黑,追求完美才对得起楼总的信任。”

  晚上7时,下班后的王召文兴冲冲地走到儿子的住处。一室一厅的房屋,不仅有卫生间、厨房,还有阳台。房间里,有空调、电视、电脑,硬件设备堪比宾馆。

  房间里,一家人都在。儿子和女儿在看电脑,妻子和儿媳在逗芯芯玩。王召文上前“抢”过孙女,亲亲她的脸颊,唤着她的小名,逗得小家伙咧开嘴直笑。

  “以前在老家,我也算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双童’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一家人的生活。”王召文说,过去他在煤矿厂工作,因为没好好干活,被辞退了。后来,他干脆在家待业,经常被妻子“教训”。

  转机出现在2001年。他在老乡的鼓动下来到义乌打工。当时,“双童”只招一个人,王召文就把机会让给了老乡。谁知,招聘负责人一眼相中了他。

  王召文从普通装卸工做起,经过10年的努力,一步步成了公司中层骨干。2005年,他把妻子带进公司;2006年,初中毕业的儿子进入“双童”;2008年,女儿也来“双童”上班;同年,儿子还在公司里谈了对象,并于去年结婚。今年,家里又添丁增口,这是王召文最得意的事。

  其实,王召文一家只是“双童”上百个家庭的缩影。据了解,“双童”有半数员工将自己的配偶带进了公司。在楼仲平看来,这是员工对自己最大的支持和信任,“一个充满爱的企业,就像一个温暖的社区”。

  C

  30多名员工开上私家车

  感言:共同致富,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今年8月,王召文的儿子王雷考出了驾照,手也痒痒的。不过看着存折里的几万元钱,他望“车”兴叹。王召文看穿了儿子的心思:“买车是好事,今后春节回老家也方便,老爸愿意给你赞助费。”

  国庆期间,一家人逛遍义乌汽车城,最终将一辆价值9万多元的轿车开回公司。可一进入公司停车区,王雷犯难了,那里早已“高朋满座”,哪还有空位……

  王召文说:“我一年收入7万元,妻子3万元。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在我们老家还不多。如果算上儿子、女儿、儿媳的收入,‘双童’一年要给我们一家发20万元钱呢。”

  的确,“双童”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员工的荷包也鼓了。李二桥也是个典型,在“双童”公司工作这些年,他在老家花13万元钱造了洋房,结婚又花了8万元。如今,他也打算买辆10万元的轿车。

  其实,王雷买车那天,楼仲平也在办公室的窗口看到了。他用手机拍下了照片,还在微博上发帖:“看来,我们公司得扩大停车区了。”

  据了解,目前“双童”已有30多名员工买了私家车。看着跟自己打拼多年的兄弟的日子越来越滋润,楼仲平感到宽慰:“独善其身不是富,‘兼济天下’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办企业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D

  【采访手记】

  “社区型企业”是社会责任的载体

  采访中,楼仲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社区型企业”。

  “社区型企业”需要企业主关心员工,牵挂员工的配偶,关爱员工的子女。它就好比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镇,有学校、医院、工厂、电影院……员工家庭所有衣食住行的需求,几乎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满足。

  受规模、财力限制,目前“双童”只能说具备了“社区型企业”的雏形。未来会怎样,我们充满期待。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积累只是数字上的变化,企业主应更多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致力于打造“社区型企业”可以看出,“双童”正在为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寻找着独特的载体。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