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变下,员工的流动性变大有其必然性,无关职业道德和操守,是时代趋势的必然,因为所有员工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现在年轻人在职业上有了更多选择,生存压力缓解,交通日益便利、经济压力更小下,把流动视为经历、把跳槽视为机会,就需要用时代的思维去理解,在“同理心”引导下,员工才会转变。理解企业与员工是契约关系和劳动关系,而非依附于企业的“归属关系”。
楼仲平认为,大谈奉献、牺牲,却无视“权、责、利”的平衡,这已经突破了经济原理中的底层逻辑——规则意识。所谓“忠诚”不是一辈子就在你公司里工作,而是契约范畴不违背公司,合约解除后不损害前公司。
企业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是最重要的,“理”和“法”则次之。虽然中国自古也倡导诚信和道德,但基本靠内心良善的意识唤醒、而非外在规则。现在很多企业把人情、情怀、感恩放到管理当中,然而这种人性中的“情怀”只能短期激发,如果长期靠情怀,一定会出现精神麻痹。
企业是一个运行当中的商业团体,应该用规则和契约来规范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强调感恩是用虚无缥缈的道德去“绑架”员工!通俗来说就是“画饼”。
在楼仲平眼中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忠诚”关系,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劳动关系和协作关系上,而非依附的“归属关系”。所谓“忠诚”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忠诚,而非要求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效忠。
所以“忠诚”是组织内部彼此信任的基石,是组织授权和员工奉献的彼此前提,是自我承担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凝聚彼此目标和利益的信念所在。
在“理性”思维的持续引导下,“双童”在文化中倡导把员工看成是平等、完整的“人”,而非站在道德高地上居高临下,处处体现尊重、公平和双赢。我们理解员工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单纯的劳动力,对待员工少“画饼”,少抒情,懂得换位思考,不去“道德绑架”员工,才能让员工真正产生归属感。
楼仲平PPT分享
近些年,“双童”通过愿景展现、目标设立、规则订立和激励兑现,帮助员工成长,以心换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忠诚”员工!如:“双童”从2004年就逐渐推行全方位岗位考核、内部创新提成等业务合作方式,以此激励员工。
在2018年12月19日,在“双童”第一期股权激励启动大会上,“双童”首批12位核心员工正式签约成为“双童”的经营伙伴,以股份合伙、业务合伙等“合伙激励”的方式让优秀人才变为合伙人,让员工和组织的目标长远契合、共同生长、共享价值创造的有效延伸!
“双童”第一期股权激励启动大会合影留念
同时,双童打破经营惯性,在商业模式创新下设立“双童创业共享平台”,推动公司由管理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全力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鼓励有梦想,想创业的员工共同建立“创业体”自主经营,通过协同创造,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双童”现在已孵化出8个创业体及12个经营体,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培育出一批成功实现内部创业的优秀人才,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者。未来“双童”将更加坚定地推动企业从“管理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变。从而形成“公司搭建平台、员工努力创造,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的协同共生关系。忠诚,是相对的,更是相互的,企业与员工之间不是单方面付出和感恩的关系,而是应该相互忠诚、将心比心。唯有如此,员工才能在“同理心”的引导下做出转变,通过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