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传统制造业工厂,“双童”似乎与大众印象中的工厂形象大相径庭。
不少来“双童”游学的学员们,在参观完厂区后,都会发出这样的疑惑:“双童”的环境如此干净,是请了多少阿姨来负责打扫?其实,这里干净整洁的环境,关键不在于阿姨的数量,而是一种人文素养保持出来的。所以,在游学的过程当中,创始人楼仲平希望大家不仅能够亲眼目睹,更能深切感受到企业人文环境的打造。
接下来,吸管妞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其中的奥秘——

以下为楼仲平口述:
在“双童”,你绝对看不到吐痰、扔垃圾或是在墙上踹一脚这样的行为。也没人管、也没人盯,也绝无可能把这件事情当作考核的规范来做。
但“双童”为什么呢?如果你到“双童”看看,看到“双童”整个卫生各方面,应该在制造业当中算可以的。但是你去看有没有看到阿姨搞卫生?用我们的话说,真正的卫生不是靠阿姨能打理出来,它一定是一种人文素养保持出来。
环境的力量极为强大:它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笔迹。同理,在一个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自觉地耻于乱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已经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风,随意破坏环境,并且丝毫不觉得羞愧。我一直认为:人没有什么好坏,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赋予和引导。因此,“双童”一直通过对硬件的优化配置,营造自律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的素质修养。
“双童”花园式工厂风景宜人
“双童”厂区内,从“网红”员工餐厅到三星级寝室,每一处精心设计的环境细节都在无形中熏陶着员工,让员工深刻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员工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共识,主动守护这个共同的生活环境。
整洁的员工餐厅,大家自觉维护好餐桌卫生

曾经,一位“双童”员工在接受访问时透露,他在家乡时有随手丢弃垃圾和吐痰的不良习惯。来了“双童”后,尽管厂区环境极为整洁,起初他仍难以克制乱扔垃圾的行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观察到周围同事都遵守环境卫生,加上老员工的友善提醒,他逐渐感到不好意思再这样做。由此可见,习惯具有感染力,个人行为会受到集体环境的影响。当员工置身于一个拥有强烈文化氛围的企业中,久而久之,原有的不良习惯会逐渐淡化,好习惯随之形成。反之,如果无法适应企业文化,员工可能最终会选择离开企业。

干净整洁的“双童”老厂

原来,“双童”也更多是通过流程、制度来支撑管理。但近些年以来,在“双童”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在一种业已达成的群体意识之下,大家遵循着这样一种趋势、方向,沿着既有的轨迹去做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情。但同时,它又有相应的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和底线。

成册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文件
通过这种“无为而治”,企业最终会形成一种自律的氛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指导着所有人的行为,这种力量就是文化。就像我常说的一句话:“所谓的必然,是其背后无数次偶然之间的连接”。可以说任何一名“双童人”,在组织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中,都会有所改变。(全文完)

“双童”干净整洁的环境靠大家自觉维护
“双童”的办公区域也时刻都保持着极为干净的状态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双童”的花园式工厂、绿化环境、文化标语等都是表面的显性文化。但企业经营过程中更需要隐性文化,这些该如何打造,都在现场游学时能够感受并学习到。
所以,如果你也对“双童”的企业文化感兴趣,欢迎参加第136期《双童文化研学班》!绝不会是走马观花,每一个站点都是精心设计的:


双童文化研学班游学现场
除了现场课堂,还有创始人楼仲平3个小时的主题课程分享,更有分享结束后,还将以问答互动的形式为学员们解答参观过程中疑惑、或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在研学活动中避免走马观花,真正找到“双童”经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逻辑,实现创业思维的升阶!楼总在往期《双童文化研学班》
做“穿越周期 韧性成长”主题分享
双童文化研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