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大爆发,让全球大部分航班取消、港口封闭、海关封锁,生产经营、商务活动、社会活动被限制或取消,全球贸易危机重重。
对于新厂房计划投产的“双童”来说,这场疫情来得极不是时候!但“双童”仍然选择拥抱变化,坚持发展企业“第二曲线”转型进入生物质可降解膜袋产业!为何“双童”在疫情危机下还要坚持开启“第二曲线”?一起来看看《中外管理》杂志的报道吧!
◆ ◆ ◆
唯有不断理解变化、拥抱变化,提高洞察力,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巨变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经过五年的阵痛、反思和探索,全球吸管行业领导者、“中国造·隐形冠军”首届获评企业——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终于决定不再“只做一根吸管”。
依靠“专注”“做减法”取得成功的双童,将在2020年开启“第二曲线”,进入可降解生物质塑料包装领域。
!
1
2
焦虑一:组织能否跳出习惯的“温水舒适区”?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非连续性曲线”,企业无法永远停留在最高点。虽然双童一直处于全球吸管行业领导者地位,企业财务相对自由,员工生活安乐无忧,久而久之会掉入“温水舒适区”,显著特征就是拒绝改变和学习。局限于“舒适地带”,不会避免更多的风险,反而会导致风险来临而不知所措。
焦虑二:站在未来看现在,如何突破产业瓶颈?
近些年来,全球制造业环境恶化、无序竞争加剧、要素成本剧增,我们看到了整个吸管产业链的瓶颈,看到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洁净能源的大趋势……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前无标杆、后有追兵的大环境下,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如何让吸管产品不再产生白色污染,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进入到深水区。
焦虑三:如何满足年轻团队的成长诉求?
2011年,双童明确“再造经理人”计划:选拔培养年轻领导层、重要岗位领导年轻化、明确实施股份制改革,以解决管理层老化问题。经过重组后,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如何满足这批“嗷嗷待哺”的年轻团队成长诉求,已然成为了我最大的“焦虑”!
3
当极限点到来时,过去有效的“良好管理”反而会限制企业向第二曲线转换,加速企业的消亡。企业应该启动独立的第二曲线,以应对新兴的市场机会。李教授的观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2017年,时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吴晓波教授将“双童”作为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样本深入研究。在交流时,他几次提道:制造业固然需要坚守,但在产品迭代加快、生命周期缩短的年代,不仅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自我变革!
而另一位管理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也曾说:没有一家百年企业是靠单一产品来支撑的。
无独有偶,研究过近万家中小企业的坂本光司教授在考察交流时,也曾一再提醒我:未来10年,将会有大量百年企业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过度专注坚持只做一个产品的企业会非常危险!他建议:如果想做百年企业,至少要做3-5个产品!
慢慢地,“双童”深刻理解到,“专注”是专注于实业、事业,而不仅仅是专注于某一个产品。所以,在《双童经营哲学》2018修订版中,悄然删去了“五十年专注吸管行业不变”这句话。
“双童”将打破原有主业给企业带来的边界束缚
2018年,“双童”团队奔走各地,了解可降解刀叉勺、口杯、奶茶周边产品等20多种产品,对其生产工艺、市场容量、发展前景等各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可降解包装袋上。
基于长远发展的考量,“双童”决定在稳固原主业(吸管制造)的基础上寻找“破局点”,推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多元化,基于全球性可降解生物材料产业的崛起,拓展生物质材料包装领域,以此打破原有主业给企业带来的边界束缚。
在这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2020年,创业者唯有不断理解变化、拥抱变化,提高思考力、洞察力、决断力,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巨变时代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带领企业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