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鸡毛换糖”在竞争推动下开始创新!末代货郎楼仲平告诉你“鸡毛换糖”的故事(9)
时间:2021-2-6    来源:文宣科     阅读2203次   

吸管妞导语


季正是义乌红糖飘香季,红糖作为义乌著名特产,承载着义乌“鸡毛换糖”的厚重历史。从明末清初开始,义乌人就开始走街串巷,用“鸡毛换糖”换取蝇头小利,这也是义乌人最早的经商启蒙。“鸡毛换糖”精神激励着义乌几代人,也推动着义乌成为世界闻名的小商品城。

对此,吸管妞将结合“双童”楼仲平口述的“鸡毛换糖”经历持续推出《末代货郎楼仲平“鸡毛换糖”回忆录》系列


今天和大家分享系列第九篇:

观看视频请复制链接https://v.qq.com/x/page/w0386vzqtwv.html到浏览器


从1981年开始,我和我爸爸已经不仅仅只换鸡毛了,从今天的角度来讲,“鸡毛换糖”这个时候慢慢开始转变,今天我继续和大家来讲讲我三十多年前“鸡毛换糖”背后的故事:







“鸡毛换糖”的形式在不断改变

到了1982年,鸡毛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值钱了,化肥、农药慢慢开始替代了以前的有机肥。这个时候,我们挑货郎担就不以换鸡毛为主了,而是换鸡菌皮、甲鱼壳、牙膏壳、废铜、废铝、破蓑衣等物品,这些东西的附加值更高,得到的差价也越大。

所以我自己就会去开发一些新的商品,比如像破凉鞋、破雨鞋、棕片…… 通过这样的一些改变创新,实际上这时候“鸡毛换糖”就已经开始转型,本质上来讲不止是在换鸡毛了,虽然还摇着拨浪鼓,但我口头上已经在喊“废铜、废铝、破凉鞋、破蓑衣收了……”

说到“破蓑衣”,还跟我们村的第一个村办工厂有关系。当时义乌出去挑货郎担的据说有上万人,如果在年底去义乌火车站,哪怕是半夜三更,火车站里也挤满了去“鸡毛换糖”的人。


大家在挑货郎担的过程中,破蓑衣算是一件比较值钱的废旧物资。以前没有雨伞雨衣,大家都是靠蓑衣来解决雨天出行的问题,所以家里面有一件蓑衣也算是有点经济实力的标志。通常八九年以后,蓑衣就会发霉变破,大家就把不能再用的蓑衣卖给挑货郎。货郎们把破蓑衣带回义乌后,会统一装在麻袋里到加工厂按斤变卖。


当时我们村就开了这样一个厂子,专门做破蓑衣的加工分解。首先,要把破蓑衣泡在水里,泡过之后把它拔散了,再继续泡,泡胀之后捞出来拆解,再徒手一根根拔出来,再拿来编成很粗的棕绳。据说,这种棕绳是拿来给大海上轮船拉锚用的。


这个活说着容易,干起来可是一把辛酸泪。因为破蓑衣是碱性的,在泡水分解的过程中,还要放些像生石灰一样的东西来进行一些化学反应,搞得水是又酸又臭又黑,对人体还有腐蚀性。我们在徒手拔蓑衣的过程中,会弄得整双手全都是血,身上和头上也是血迹斑斑,一塌糊涂的。


通过加工破蓑衣,村里人也能够赚取到一些手工钱,不过到了后来,大家都嫌这个活实在太辛苦,村办工厂也就没有继续办下去。


后来,我们就没有再到弋阳乡下挑货郎担了,而是直接到衢州城里挑货郎担。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鸡毛换糖”并没有改变,但是交换的物品开始改变,追求的附加值有了提高,得到钱的效率明显有了提升!原来两筐鸡毛可能值不了五块钱,而收了甲鱼壳、废铜、铝、羊毛、鸭毛、鹅毛等等物件以后,能挣到的钱就更多了!







买菜时偶遇摆地摊的小百货



1983年去“鸡毛换糖”的时候,在衢州转车到德兴时,发现衢州城里不仅人多,范围也更集中,我就觉得为什么不能在衢州挑货郎担呢?于是我就影响我爸爸不要到山区去挑货郎担了,我们还是到城里去挑货郎担吧。后来我爸爸也同意了,我和我哥哥还有我村里的两个伙伴,一共四人开始了衢州城里的“鸡毛换糖”。



住在景德镇,我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爸爸去菜市场买菜。有一次,我们从菜市场买菜出来时,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在叫卖小百货,我们很好奇,过去一看,那人在地上摊了一块塑料布,上面放了一些帽子、袜子、手套等针织品,也有像我们去“鸡毛换糖”时用来换鸡毛的小百货等。


我当时就很羡慕,觉得他比我们先进多了,我们还在走街串巷辛苦叫卖换废品时,他们已经把义乌小百货放在菜市场门口卖了。我再仔细一听,听到他们说义乌话,我就想,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去摆地摊呢?

说干就干。我让我爸爸和我大哥继续“鸡毛换糖”,我和我二哥就回义乌进了一些手套、袜子、帽子、扎头发的丝带、发夹、玩具等小商品(这时候义乌的市场已经有很多小百货了)。


回到景德镇后,我们半夜3点就起床,到菜市场门口抢占位置,摆摊叫卖。等到原来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的义乌人过来发现他们的地盘被抢了,他们也傻眼了。于是我们这些摆摊小商贩之间就产生了竞争。


回过头来,我现在想想当时“鸡毛换糖”形式的转变就像现在企业的转型创新,我们不再停留在薄利多销上,慢慢地开始转型升级,所以我认为自己的创业一直在“鸡毛换糖”,无论形式发生了多少改变,干了多少个行当,乃至到现在办企业。“鸡毛换糖”其实就是一种商业,它的本质没有改变!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