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العربيةEnglish
 
企业介绍
企业文化
企业架构
企业荣誉
大事记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
社会责任报告
质量信用报告
联系我们
 
 
 
 
 
@楼仲平 受邀登上北京电视台《信心2025》,讲述义乌奇迹的背后故事,解读中国制造出海的心路与变迁!
时间:2025-11-4    来源:     阅读80次   

吸管妞导读


出海的过程当中,充满了艰辛。我们在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双童创始人楼仲平受邀参与北京电视台《信心2025——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第三期正式播出!


与他同场对话的嘉宾阵容多元且各具代表性,包括利亚德集团创始人李军、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陈晓芸、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奥尼,以及财经观察员马丁。他们的观点碰撞,为这场对话带来了多维度的思想启迪。




节目中,楼仲平深情讲述了自己从“鸡毛换糖”起步,到成长为“全球吸管大王”的创业历程。这段经历不仅是他个人从挑货郎担走街串巷,到产品远销全球的奋斗史,更是中国民营企业从蹒跚学步到自信出海的时代缩影。为真实呈现这一历程,节目组还专程前往义乌,拍摄了义乌港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生动场景。


节目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制作,终于得与观众见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关于信心、拼搏与开放的深度对话!

45:03

《信心2025——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


《信心2025——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作为全国首档聚焦经济热点、以文化视角深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纪实谈话节目,立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节点,既着眼于充满机遇的广阔蓝海,也直面诸多未知挑战。每期节目汇聚4-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涵盖老中青三代企业家、知名经济学家、文化创作者,同时引入国际企业家视角,以多元对话深入浅出地解读经济议题,赋予节目更丰富的温度与厚度。本期节目围绕“如何在开放深海中稳健前行”“未来道路如何开拓”等核心议题,邀请产业界与学术界多位重量级嘉宾展开深度对谈。


以下是节目文字版精彩看点:


01

    双童的出海探索之路


在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指引下,众多民营企业正以坚定的信心积极融入世界格局。然而,这条道路绝非一帆风顺。正如楼仲平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险阻。他回忆道:“我是1978年跟着父亲出去挑货郎担,鸡毛换糖,真换过糖,真挑过担。”说起改革开放初期的岁月,他眼中仍带着感慨。



楼仲平诉说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鸡毛换糖”是义乌货郎延续数百年的谋生方式。农闲时节,他们摇起拨浪鼓,挑着装满糖块的箩筐,走街串巷,用糖换取居民家里的鸡毛等废旧物品,以此获取微薄的利润。


荣获飞天奖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展现的就是这段鸡毛换糖的故事,而楼仲平正是这部电视剧的原型人物之一。从挑货郎的1978年开始,楼仲平历经20多个行业,都没有挣到钱,“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解决”。他伸出手,上面满是烧伤的痕迹:“像这个手都是烧掉的,都是一个个的勋章。”


楼仲平被剧组邀请拍摄照片宣传


当被主持人问及为何选择将一根小小吸管做出海时,楼仲平说,出海是一个国家逐渐融入世界的必然进程。他深知仅靠“薄利多销”难以持续,于是在1996年底成为义乌最早接入互联网的企业家。这一前瞻性决策,让双童在1997年后快速踏上了国际化征程。


同时双童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如今的企业,早已不再依赖“薄利多销”生存。“八厘钱一支的吸管我们早就不做了,现在有的产品已经卖到八块钱。”楼仲平自豪地说。


楼仲平向在座嘉宾介绍双童吸管


他举例,2013年世界杯期间,一位巴西客户订购了20个货柜的吸管。“我们设计了一个足球模型,中间穿孔,套进一根吸管。成本九毛,我们以两块四毛五一根的价格出货。仅那一个订单,利润就接近900万元。”从按分厘计算的微利,到单笔订单近千万元的利润,持续的创新为产品注入了更高价值,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惊人跨越。



然而,双童的出海之路也并非坦途,其间充满了刻骨铭心的教训。1997年,在迎接首家日本验厂客户时,企业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客户因租用厂房内的厕所气味浓重,未见面便转身离去。这个在今天看来或许可笑的细节,让楼仲平深刻认识到:出海,首先要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的标准。从此,公司在建设新厂房时,“所有洗手间都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这不仅是对硬件的升级,更是对企业基因的彻底改造。



双童所有洗手间都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


当主持人问及“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若遇到价值与文化冲突,应如何适应”时,楼仲平回顾了一段经历:日本第一个大客户订购的20个货柜吸管中,首批14个货柜因被发现含有头发、虫子等杂质而遭客户投诉。楼仲平立即飞往大阪,亲眼看到问题产品时心痛不已。他提出能否聘请当地工人挑拣,但核算下来,“挑的成本比吸管还高”。最终,他不仅只能放弃这批货物,还额外承担了1.7万美元的垃圾处理费,损失总计近300万元。


将六个货柜的瑕疵品拉回宁波后,楼仲平做了一件令所有员工终生难忘的事:在工厂广场中央,他将挑出部分,将其付之一炬,他说:“烧这把火,一定程度上都是每家企业会经历的,实际上也是中国制造走向海外、融入世界的一个必然”。这把火,烧掉的不只是价值百万的瑕疵产品,更是旧有的粗放生产观念。它照亮了双童通往精细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让双童在阵痛中完成了蜕变与升华。


双童高度整洁的工作车间


02

    从实地看义乌的蓬勃发展


面对贸易战的冲击,当主持人问及双童是否损失惨重时,楼仲平展现出了超越企业个体的大局观。他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说“用义乌来表达的时候,可能会更有意义,今天的中国,若从信心角度观察,义乌无疑值得关注。尽管今年美国供应链形势严峻,但1至8月,义乌出口仍实现了24.9%的增长。”他强调,义乌是“中国十年来少有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点地区”!



他分析道,义乌产品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刚需属性与全球分布的广泛性。“无论年轻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看到那些小商品时都要留心!很可能在义乌能用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说到这里,他笑着补充:“Made in China,Made in 义乌!”




在楼仲平看来,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的辐射窗口,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这座浙江小城,并十余次亲临考察。作为浙江人,提到这一点我都倍感自豪。”谈及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楼仲平用“不打不成交”概括了他的判断,这一观点也得到在场嘉宾的普遍认同,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主持人适时将话题引回义乌,节目中播放了此前专程前往当地拍摄的纪实短片。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义乌的发展。在考察商贸城时,总书记提出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重要指示始终激励着义乌不断奋进。


在总书记曾考察过的商贸城二区,商户们回忆起总书记到访时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商户张翠艳动情地说:"总书记和蔼可亲,给人的感觉就像父亲般,他十分关心义乌的发展。"她欣喜地透露,今年外贸客户量增长约30%,并感慨道:"在祖国的坚实保障下,我们的生意持续向好。"




商户回顾之前总书记来访



这份繁荣不仅体现在商铺林立的市场上,更延伸至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中。如今,每天有超过3000名外国采购商穿梭于此。来自哥伦比亚、也门、巴基斯坦等国的采购商一致认为,这里商品丰富,市场充满活力。



义乌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采购商



支撑这片繁荣的是飞驰的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贸易枢纽,义乌中欧班列开行11年来,已拥有26条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年货值逾26亿美元。班列负责人介绍:"如今每月开行约80列,最快14天抵达欧洲,跨境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站在现代化的班列旁,楼仲平不禁回想起40多年前挑着货郎担、挤火车闯市场的岁月。在繁忙的集装箱堆场,双向贸易的繁荣景象印证着开放发展的丰硕成果。负责人指着作业区介绍,如今这里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黄金通道。





从琳琅满目的商贸城摊位,到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这条开放之路正越走越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全球商品的流动汇聚,更是一个国家主动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决心。通过“一带一路”的深层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市场更加紧密融合,而这种交流与合作,正赋予我们面向未来的更强信心。




楼仲平在节目组在中欧班列处合影


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到全球吸管行业的领军者;从八厘钱的薄利,到创新驱动的高附加值;从被日本客户拒之门外,到产品行销全球……楼仲平和双童吸管的故事,正是中国民营企业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学习、成长、超越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这条从义乌走向世界的开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十五五”的奋进征程中,涌现更多像双童这样闪耀世界的中国故事!



 
 
首页了解双童产品中心资讯动态视频联系我们在线留言日本语EspañaEnglish
版权所有 © 2002-2008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北苑路378-379号
电话: 0579-8567 9778, 8567 9789, 8567 9800 传真: 0579-8567 9555 E-mail: St@china-straws.com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38312号-1   技术支持:中国日用品网